第三天,铁铉主动找到朱梓认错。他完全不能理解,朱梓堪称找死的一个举动,再加上两顿能立住筷子的稀粥后,竟然变成加快车队行进的良策。更加不能理解朱梓这个深宫大内长大的皇子,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办法的。“呵呵~我华夏民族自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习惯,可不是没有道理。”

“下官受教。”

铁铉对朱梓认真拱手一礼,确实有几分佩服。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;天下可运于掌。”

“殿下当是将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熟读活用了。”

对于铁铉拽文,朱梓翻了个白眼道:“没你想的那么高深,只是老人自有一定威严,用来管理队伍比较容易让青壮服从;并且他们又生活阅历,懂得最省力的前行和列队之法。”

“不要忘了,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必定都经历过战乱,他们对于逃难可都是有一定经验的。”

“……”铁铉眼睛瞪圆了也没想到,朱梓迁徙老人的目的和原因竟然这么简单?一旁的徐辉祖和盛庸竟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显然也是信了朱梓的说辞。有了老人的管理,再加上徐达和盛庸都是熟知行军之人,车队速度由一开始每天十多里,提升到每天三十里地。很快车队就离开凤阳府,就要进入汝宁府,已经看到滔滔黄河,几个老农大着胆子找到了朱梓。“潭王殿下,您说的可是真的,只要第一个到,就奖励万亩良田?”

黄河河岸旁,一老农大胆的震声问道。“白纸黑字,本王印章,写的清清楚楚,说的明明白白,只要百户自行组建一营,超过五百人,第一个抵达陕西银川县,只要到宁夏卫报到,便能获得奖励。”

说着,朱梓还指了指刚刚换过的新告示。进入汝宁府,他还准备继续招募移民,反正发展银川乃至整个宁夏再多的人口,都不嫌多。“可是殿下,我们~我们没有食物,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。”

老农和家中青壮是最早从怀远县就跟随朱梓的队伍的人,之前就跑在最前面,但是现在不得不在黄河边等着朱梓。就是因为粮食!没有吃的,他们就算想跑,也跑不动啊!“哦~那你们需要多少粮食?”

听到老农的需求,朱梓直接问道,这个问题在铁铉提出【银川移民计划】的时候就考虑到了。而他们也一直在等聪明的百姓来提出这个问题了。“这个,我们一营五百多人,此去银川近两千里,怎么也要五百石粮食才够我们吃的。”

老农说完将头深深低下,似乎怕朱梓突然发火。朱梓嘴角一撇,有些不屑,但还是点头说道。“嗯~五百石很合理,两千里路,每人百斤粮食,已经很少了。本王准了。”

“铁铉安排人登记,顺便给他们一张本王的告示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百宝阁【baibaoge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大明第一逍遥王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

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

昆吾
【权谋】+【热血】+【争霸】+【杀伐】“朱由检,安心的去吧,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,从现在起,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——崇祯,朕在这里立下誓言: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,我崇祯来杀,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,我崇祯来做,李自成、张献忠造反?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!建奴屠我中原族人?那朕便屠了建奴,亡其种,灭其族!八大晋商私通建奴,为其耳目?那朕便抄家灭族!文人无知、无能、无耻,叛国投敌,那就杀他个天翻
历史 连载 541万字
战国:开局一块地

战国:开局一块地

衣见
开局一块封地,垦田地、修道路、炼钢铁、训精兵。无良公子:“土地、粮食、财货、美女……我全都要!”重生楚国,暴打秦国!
历史 连载 382万字
谍云重重

谍云重重

尘中陌
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,怎么办,在线急!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,怎么办,还是急!这是一个自我救赎,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。
历史 连载 1464万字
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

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

柒百妖幻
李云龙:“他娘的,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,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?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!”炊事班班长:“团长,俺没东西啊!”李云龙:“那我不管!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,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!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,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!没办法?给我想办法去!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!”陈山:“团长,我有办法,我去!”……“团长,你要猪肉不要?”“团长,你要歪把子不要?”“团
历史 连载 90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 连载 418万字
红色莫斯科

红色莫斯科

涂抹记忆
重生为红军米沙!
历史 连载 1350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