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百宝阁】地址:baibaoge.cc
“陈老,您别急,咱们先进您村子听我慢慢说。”
向北上前扶住几乎要跪倒的老族长,环顾四周那些一张张焦急的面孔,赶紧说了心中的计划,“大家都回村吧,我不打算将这些嫩芽运走,是因为我要收购它们后,会直接在这里,教大家将它们制成独一无二的发酵茶。”
“这是真的吗?我们也能学制茶了,陈村之福啊。谢谢贵人,贵人啊”族里将宗祠旁边的大厅让出来,请向北在这里收茶制茶。这个厅有将近二百平米,是年节祭祀时全村人集会聚餐之地。村里人都很实在,几十担茶全是按要求摘的一芽两叶嫩尖,向北每筐都取三五片在手中轻捻后,放在鼻端细细闻,含在舌尖慢慢品。这里的叶片肥厚清香,微涩中带着丝丝回甘,百分百是不可多得的古树原叶,心底喟叹一声,这真是女主光环加身了。向北以每筐十两银的价格将银钱结给陈家族长,请他安排人手建茶坊,同时要些女性摊茶。成陌在一旁注意到祠堂外还有好几筐原叶,不着痕迹地走过去看了看,是一些叶片肥嫩舒展,大约是第三、四节的新叶,心下以为是村人特地挑出的老叶,暗自认可了陈村的人品,不过很快就得知这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。白得晃眼的官银锭刺激着大伙的神经,全村人都还聚在这里没走呢。族长按各家的货量发了银,村长和族长的妻子听向北安排,组织了村里的大多数媳妇闺女,拿出各家的竹蔑箩摊晒新叶。族长招呼青壮汉子们一齐动手,茶坊当天就建起来了。与此同时三口大铁锅被向北提前从空间取出来放在马车里,成陌带着人从车上卸下来,呈40度角的倾斜着安放在柴灶上。茅草枯枝点火放在灶膛,将锅烧到烫手,约220度的样子,向北将萎凋好的原叶撒在锅里,想想又借着袖袋掩饰拿出副棉线手套戴上。刚学炒茶的人,有手套护着不容易烫伤,反倒更能掌握好炒青的技巧,只需将棉线手套的织法教给村里的女人们就好,没准还让她们多了个营生。族长挑出十个中青年男子紧跟在向北身侧,其他人退开五步远旁观。向北炒出一锅,又指导那十人亲自上手各炒一锅,都算得上成功。一生、二青、三熟,最先一批的绿茶炒制出来,族人便敲着锣鼓将茶坊陈村的牌匾挂在了村口处。萎凋后的一芽二叶经过杀青、揉捻后,一批搭上湿巾发酵三、四个时辰,取出放竹匾上摊晒在阳光下,干燥后收起便是上等日晒红茶。一批闷在木桶中发酵两个时辰后上笼蒸制,蒸底水以大量红枣加几片白当归熬制,甜香浓郁的蒸汽给叶片染上独特的芬芳。而另一批则用木栅板装了,置于小火松烟上熏干,而后装进圆柱铁皮筒内蒸软压成茶饼,三种不同方法的红茶无论从汤色、茶香还是口感上都各有特色,但无一例外地都值得一声好茶之赞。成陌亲手为此茶提笔,命名为:东滨古树红茶向北以同城驿站的名义签下了陈村茶坊六成股权。这三天,陈村人快乐得象过年,而那些粘在身后的眼睛也在第二天消失了,应该是确定了这行人就是地道商人之后走的。这次离开,成陌两人是等到忠叔亲自带了两辆马车过来才走的。送行的村宴就设在制茶坊的排屋前。“感谢的话咱们就此打住。未来我们是契约伙伴,都是一家人。”
“对、对,一家人。成夫人,托您的福,这下子连着好几个月啊,咱们村一半的人都有活干了。”
“一半?陈老,我想问一句,咱们陈村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呢?”
“我们这儿山多地少,每家仅分有少量田地,用不上多少功夫。平日里都是将那山上嫩叶采来做些腌叶杂鱼菜,送粥倒是好味道,也有附近村人会买上一些。或者上山打点野物,或者出门到海防城那边找些短工挣点糊口费用,那边的活计不好做,日子苦没办法啊。”
成陌听到这里,才知道之前看到的嫩叶筐原来是采来做杂鱼虾腌菜的。“村长,我想排屋外那些两三芽的嫩叶,您都可以按夫人教大家的办法做成饼茶,成茶后,我们可以卖到很远的地方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玉锁山川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小说百宝阁baibaoge.cc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