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章站队

王平安听长孙无忌这么说,自然是大吃一惊,他道:“我闯祸了?我一直循规蹈矩,从没做过什么越轨的行为,怎么就闯下祸来了?”

他心中纳闷儿,难不成做为一名领兵的副总管,自己应该在京中留有人质?而自己偏偏把家人送去了折柳,所以引起了皇帝的怀疑?

不可能啊,以前先帝李世民在位时,都没有这种说法,难不成到了李治朝,就有这种说法了?领兵在外的将领,必须在京中留有人质?

他自认做事把细,没有什么地方会引起皇帝疑心的。象官都做到他这种地步了,就算有啥过错,只要皇帝不怪罪,是没有哪个衙门敢问他罪的,至于被言官骂……言官谁都骂的,不被言官骂,就等于没有在京里做过官!

长孙无忌摆了摆手,让别的官员都离得远点,他要和王平安单独说话。别的官员,还有阿史那奇钵儿以及一众突厥将军,见状都很知趣地躲开了。众人都远离长孙无忌和王平安,假装在远处看风景,其实人人注意着这里,都竖着耳朵,使劲偷听,想听听到底出了啥大事,竟然远劳长孙无忌,从长安城里跑到了幽州。

长孙无忌见众人都离得远了,他这才又道:“无病,你仔细想想,有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皇上的事儿?”

王平安想都没想,立即道:“不用仔细想,外甥对皇上忠心耿耿,没有做过半点对不起皇上的事情!”他话说得斩钉截铁,一点都不犹豫。

长孙无忌嘿了声,道:“这么肯定,老夫劝你,还是再好好想一想吧!”

王平安摇头道:“没有就是没有,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皇上的事,天日可表,我现在就可以毒誓!”说着,他手指太阳,就要誓。

长孙无忌摆手道:“慢着,这个毒誓等会儿再不迟。老夫再问你,你没有做过对不起皇上的事儿,那么有没有做过对不起先帝的事儿呢?”

王平安哦了声,皱起眉头,心想:“对不起先帝的事儿?这个,倒是做过,别的就不要提了,单说为了让他的小老婆和他的儿子幽会,我就出了不少的力。要说对不起,我是相当地对不起李世民了。可是,我也没改变啥啊,就算我不搀和,他俩那一对,早晚也得骨碌到一块去!”

长孙无忌见他犹豫,嘿嘿笑道:“怎么样,想没想起来?”他这么个问法,挑明了就是王平安做过对不起先帝的事了,而他现在是在提醒王平安,一定要想起来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军工科技

军工科技

止天戈
军工科技,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,杀人于千里之外,能重新定义战争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,抵御外敌,护佑国泰民安,保我盛世太平。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,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。持我利剑,必将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守我长城,必能克敌制胜,捷报频传。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.0时代。
历史 连载 1035万字
抗日之兵魂传说

抗日之兵魂传说

丑牛1985
【内容简介】: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,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。“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。”日军高官说道;“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,你怎么不派人跟着。”政委说道;“别让二愣子知道了!要不完了。”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;“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,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。”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。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《二愣子抗日》改名为《抗日之兵魂传说》。各位看官且看
历史 连载 1073万字
东晋北府一丘八

东晋北府一丘八

指云笑天道1
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,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,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,可谁都没想到,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。永嘉丧乱,五胡乱华,中原大地,虎狼横行,异族蛮王,率兽食人!北方的汉人,被不停地杀戮,华夏的儿女,在血泊中哀号。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,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,自祖逖起,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,九伐中原,可惜功亏一篑,多少志士,徒望两京兴叹,巍巍青山,何处不
历史 连载 1729万字
阿兹特克的永生者

阿兹特克的永生者

挥剑斩云梦
历史 连载 659万字
庆余年

庆余年

猫腻
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留余庆,留余庆,忽遇恩人;幸娘亲,幸娘亲,积得阴功。劝人生,济困扶穷……而谁可知,人生于世,上承余庆,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,正是所谓岔枝发:东风携云雨,幼藤吐新芽。急催如颦鼓,洗尽茸与华。且待朝阳至,绿遍庭中架。更盼黄叶时,采得数枚瓜。…………
历史 连载 564万字
寒门崛起

寒门崛起

朱郎才尽
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,回到了明朝中叶,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。木讷父亲泼辣娘,一水的极品亲戚,农家小院是非不少。好在,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,四书五经八股文,专业也对口,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。国力上升垂拱而治;法纪松弛,官纪慵散;有几只奸臣,也闹点倭寇;但总体上可以说,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。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。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。PS:寒门崛
历史 连载 642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