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盛唐撞上更年期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小说百宝阁baibaoge.cc

最近安禄山很高兴,因为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大唐帝国的核心之地:长安城。

攻破潼关后,安禄山本以为要跟唐军进行一场恶战。所以她并没有贸然前进,而是自各处集结军队,准备联合攻打长安。

万没想到,就在安禄山紧急备战的时候,没等来唐军军情,却等开了李隆基西逃的消息..

送来消息的,是李隆基新任西京留守崔远光的儿子,他不但送来消息,还送来一份大礼:长安城。

皇上刚走,崔远光就向叛军送去了投降的意愿。但我们不能骂他脸皮厚,因为还有一个脸皮更厚的边令城。

李隆基逃走以后把所有的宫门钥匙都交给边令城保管,而边令城呢,转眼就把钥匙送到了安禄山面前...

怎么说安禄山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,但是望着崔远光的降书和边令城的宫门钥匙,安禄山高兴的一夜没合眼。

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,安禄山命大将孙孝哲率军进入长安,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就此陷落。

作为大燕国皇帝的安禄山对长安并没有什么兴趣,因此并没有将都城迁往长安的打算。但是长安毕竟是李隆基的老家,从哪方面讲都不能不重视。

于是,他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、崔远光为京兆尹,负责处理长安事务。同是命令安忠率军率军驻扎于宫苑,镇抚关中地区。

不过,这些人都有一个最高领导,那就是孙孝哲。

孙孝哲是契丹人,他跟安禄山的关系比较复杂,起初孙孝哲是给安禄山牵马的随从。后来不知怎么的,安禄山竟然看上了孙孝哲的母亲...

于是乎,孙孝哲成为安禄山半公开的继子..之所以半公开,是因为安禄山和他母亲的关系也是半公开,并没有什么名分。

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孙孝哲飞黄腾达,在高邈、何千年他们被杀后,成为安禄山身边仅次于庄严的红人。

安禄山自立为帝之后,孙孝哲不仅加官晋爵,还被封了王位,风头十足。

或许因为他出身卑微,又是靠母亲上位,所以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。战战兢兢的日子过久了,一旦飞黄腾达、出人头地,难免心理上发生极端的变化,一种变态的变化。

孙孝哲总管长安后,将骄奢淫逸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。生活上,非山珍海味不吃、非大家闺秀不睡、非名马不骑、非裘衣不穿...

性情上,也变得非常嗜杀,动不动就草菅人命。这样一个人主政长安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

没来得及逃走的皇子皇孙、嫔妃官员的命运,注定悲惨。一场血雨腥风,将登陆长安城。

孙孝哲在长安到处抓人,李隆基的妃子儿女、皇室亲族、太监宫女、朝中大臣,以及那些胆敢提出反对意见的人。

当然了,被抓的这些人的命运是不同的。

首先是李隆基的妻女和皇室宗亲,比如嫔妃、公主、驸马等等这些人,只要抓到,立刻就会被杀掉,丝毫不留情。

不但被杀掉,还会被挖出心脏堆在一起,祭奠安庆宗的在天之灵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蟹之大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小说百宝阁baibaoge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民国投机者

民国投机者

有时糊涂
在中国出生,在美国长大,嗯,好吧,好吧,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。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,如果您认为写得好,请投我一票,如果您认为写得差,请指正。读者群: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(招生中)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(已满)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(已满)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(已满)黄埔军校第五期894
历史 全本 839万字
佣兵1929

佣兵1929

山有意
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。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,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、知识和技能。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、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。他带领这支佣兵团,历经中原大战、淞沪抗战、称雄上海滩。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,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。带着兄弟们杀鬼子......
历史 连载 533万字
天唐锦绣

天唐锦绣

公子許
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,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,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……
历史 连载 2147万字
抗日之铁血军魂

抗日之铁血军魂

秋风起叶落
穿越战壕,提起枪,就是干!以血肉之躯,筑护国之城!
历史 连载 1202万字
抗战:从八佰开始

抗战:从八佰开始

痴冬书亦
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,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,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,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,誓与日寇血战到底!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儿郎十万军!华夏四万万同胞,岂容小鬼子猖獗!杀鬼子,保家卫国,为了军人的荣裕,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...
历史 连载 747万字
数风流人物

数风流人物

瑞根
瑞根晚明+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,绝对够味!大周永隆二年。盛世隐忧。四王八公鲜花着锦,文臣武将烈火烹油。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,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,该如何把握。勇猛精进,志愿无倦,且看我如何定风流,挽天倾!历史官场养成文,兄弟们请多支持。瑞根铁杆书友群:581470234小说关键词:数风流人物无弹窗,数风流人物txt全集下载,数风流人
历史 连载 1344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