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宫心计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小说百宝阁baibaoge.cc

三月初一是玉宁公主的三岁诞辰,陆媛早早接到了舒嫔下的帖子,虽然她对舒嫔依附荣妃心知肚明,然而玉宁公主颇为天真可爱,她见过几次很是喜爱,便用心准备起贺礼,思来想去,决定亲自绣一方肚兜。

挑选出一块最好的蜀锦的料子,蜀锦丝质柔滑,色彩鲜艳,又寻了上好的蚕丝丝线,细细地挑绣了鱼戏莲叶的图案,精巧细密,一连花了四五天的功夫方绣成了,亲自送到了畅音宫。

这日午后,皇上身边的小德子忽的到了玉润堂,宣皇上的口谕让她即刻前去畅音宫。陆媛不疑有他,便带着碧落随着小德子来到了舒嫔宫里。

刚一进殿就觉得气氛不对,予临坐在上位上眉心紧缩,荣妃坐在下首的藤心椅上,神情高傲清冷,娴妃也在,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与担忧。舒嫔立在一旁,眼圈红红的,似是刚刚哭过,还在不时用帕子轻拭眼睛。

陆媛不解发生了何事,从容地向予临和几位娘娘行了礼,予临命人给她赐了座便轻轻坐下了。

予临首先道:“舒嫔,你将方才禀奏的事情再说一遍。”

舒嫔止住眼泪,走上前来开口道:“这两日玉宁总是无故哭闹,臣妾几次叫了太医来查看也未发现有何异常,今日臣妾忽然发现玉宁的前胸肚子上面起了一片密密的红疹,令她痛痒难耐,因为格外哭闹的厉害。”

说着,让乳娘从偏殿抱来了玉宁,轻轻掀起玉宁的衣服,露出胸前的皮肤,只见白嫩的肌肤上赫然张着一片密密麻麻的红色疹子,玉宁忍不住用小手去抓挠,舒嫔忙将她的手握住制止,玉宁不明所以大哭起来。

舒嫔让乳娘将玉宁抱去偏殿好生哄逗安慰,继续说道:“臣妾不敢怠慢,即刻请了太医院的王太医前来查看诊治,太医看了,说公主身上的红疹是荨麻疹,因接触了荨麻才肌肤过敏生了疹子。臣妾十分奇怪,与宫人在畅音宫上上下下检查一番,并未发现荨麻的踪迹。后来还是王太医心思缜密,查看了玉宁穿的贴身衣物,才发现了端倪。”

荣妃问道:“到底适合缘故,舒嫔妹妹快讲明白。”

舒嫔继续说道:“玉宁着两日穿的衣物都是素日常穿的,并没有任何不妥,唯独前日刚刚上身了一件肚兜。”说着,望了陆媛一眼,陆媛隐隐感觉到危险。

舒嫔命婢女枕霞取来一件肚兜,恰是几天之前陆媛绣给玉宁公主的。她拿起那肚兜,上前道:“这是颖贵人几日前送来的,说是亲自绣了送给玉宁的生辰贺礼,臣妾见那肚兜做的精巧,图案鲜亮,一时喜欢就给玉宁穿上了,谁知....”说着眼圈又一红。

予临追问:“舒嫔,不要冤枉好人,你怎知这肚兜有问题呢?”

舒嫔忙道:“臣妾也是怕冤枉了颖贵人,便让太医仔细检查那件肚兜,在肚兜的夹层里发现了少量研磨成细粉的荨麻,因缝在这夹层之中,难以被发觉。”

说着,将那肚兜呈至于临面前,打开夹层,用手指指出来让予临细看,果然见那夹层的布料上粘着点点墨绿色的细粉,若有若无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军工科技

军工科技

止天戈
军工科技,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,杀人于千里之外,能重新定义战争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,抵御外敌,护佑国泰民安,保我盛世太平。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,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。持我利剑,必将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守我长城,必能克敌制胜,捷报频传。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.0时代。
历史 连载 1035万字
天唐锦绣

天唐锦绣

公子許
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,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,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……
历史 连载 2147万字
谍云重重

谍云重重

尘中陌
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,怎么办,在线急!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,怎么办,还是急!这是一个自我救赎,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。
历史 连载 1464万字
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

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

陆灵均
听说:楚怜是朵白莲花,他心里有道白月光。某一天,白月光把他捅死了。从此他就成了病弱专业户。嘤嘤呜呜,可可怜怜。浑身是病,走两步就咳个不停。楚怜淡淡的喝了口茶,“呸,见鬼的白月光。”下次再遇见,就真tm送他去见鬼!
历史 连载 55万字
北雄

北雄

河边草
大业六年,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。这一年,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,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。接下来的几年间,天下板荡,群雄并起。十八路反王,六十四路烟尘,草莽豪杰,门阀世家,纷纷粉墨登场,逐鹿天下。北方突厥汗国,雄踞漠北,虎视眈眈。内忧外患之下,一个强大的帝国,最终轰然崩塌。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,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,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,带着草原的风寒,
历史 连载 984万字
庆余年

庆余年

猫腻
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留余庆,留余庆,忽遇恩人;幸娘亲,幸娘亲,积得阴功。劝人生,济困扶穷……而谁可知,人生于世,上承余庆,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,正是所谓岔枝发:东风携云雨,幼藤吐新芽。急催如颦鼓,洗尽茸与华。且待朝阳至,绿遍庭中架。更盼黄叶时,采得数枚瓜。…………
历史 连载 564万字